近日,全省公路系统“清风路廉行远”廉洁文化艺术作品展在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开展,本次展览以艺术为媒,搭建起文化浸润的桥梁,在陇原大地上铺展公路人“以廉润心、以文化人”的精神长卷。
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以清风正气涵养政治生态,全力推进新时代全省公路系统廉洁文化建设行稳致远。此次“清风路廉行远”廉洁文化艺术作品展,是践行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展示公路行业廉洁从业风采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学习廉洁文化、普及廉洁知识、宣传廉洁理念,达到以文化人、以廉润心,教育廉洁从业的深远目标。
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全省公路系统14个省属中心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共征集书画佳作226幅、摄影精品232件、手工艺品150件。这些作品或挥毫泼墨勾勒清廉风骨,或定格光影记录廉洁瞬间,或匠心巧思诠释廉洁之道,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公路人对廉洁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真挚感悟。
书画丹青笔墨间流淌勤廉风骨。书画展区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廉洁理念完美融合,重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在时代发展中秉持崇德尚廉、持廉守正的价值观念。张掖中心郭东的国画《公路保畅,是我们的天职》通过工笔细描养护工人协作作业的场景,将“铺路石”精神具象化为公路保通保畅中每一次坚守与担当;中书协会员吕道君以魏碑体书写郑板桥《竹石》,方劲笔触间尽显公路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扎根精神;定西中心李亚东的篆刻《始终如一》以篆刻艺术镌刻廉政誓言;庆阳中心董浩亮的国画《竹石》以浓墨重彩绘就如竹般虚怀若谷、如石般稳筑坦途的公路人精神他们将养护经历转化为艺术语言,让“八棵树精神”在笔墨间焕发新生。
光影定格镜头对准一线记录勤廉风采。摄影作品展以“清风拂路廉行致远”“廉洁公路畅行四方”“弘扬劳模精神永葆清廉本色”三大主题展开,精彩定格公路养护的丰硕成果,精准捕捉公路养护的实干场景水毁抢通时的昼夜奋战、应急抢险中的冲锋在前、除雪保畅下的坚守担当,以及日常养护作业里的匠心坚守,生动诠释公路人践行“两路”精神与“八棵树精神”的赤诚担当。画面中,甘肃公路在廉政文化浸润下,尽显清风吹拂、正气充盈的行业风貌。
匠心手作指尖上绽放廉韵芳华。手工艺品展区盛满公路人的巧思与情怀,干部职工将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民俗与新时代廉洁文化深度融合,创作出“三牛”精神根雕、细腻十字绣、质朴簸箕画、竹编剪纸、清廉香包,以及石头画、五谷画、钻石画等多元作品。广大干部职工在参与创作的实践中实现廉洁文化的古今传承和廉洁思想代际传播。
本次廉洁文化艺术作品展以高规格、高标准构建廉洁文化传播平台。展览既有中国书法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省美术家协会、省摄影家协会等国家级及省级协会会员的专业创作,也有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与的示范引领,更有一线养路工人、离退休职工及其家属的积极响应。这种从专业名家到广大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热情,正是公路人对廉洁文化建设理念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的生动印证。同时,展览依托“线上+线下”双平台同步开展,通过创新传播模式,持续提升廉洁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
文化兴则事业兴,清风劲则正气扬。从“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千年回响,到《三代同框》讲述历史变迁中三座桥梁更新迭代的光影重叠;从驼铃阵阵的千年商道,到天堑变通途的达里加山脊梁上的天路甘肃公路人正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在交通强国征程中铺展“路畅人和、风清气正”的时代画卷。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