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比尔斯首席执行官艾尔・库克的一句看似向中国“示好”的一句话,却让网友们在国内社交平台上炸开了锅。
有网友直言:“外国人都不买的‘智商税’,想转头卖给我们?” 也有人说:“眼看不行了才想起讨好中国市场,早干什么去了?” 还有网友表示:“我们自己产的钻石价格更低、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品质也好,没必要花大价钱买你们的。”
加之平台上 “如何看待培育钻石崛起” 的话题,收到了数万条专业回复…… 看似普通的热点讨论,其实已经暴露出全球钻石产业当下的“困局”。
2023年发布的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在市场表现方面,美国天然钻石的销量相较于上一时期呈现下降态势,同比下降幅度为0.7%;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培育钻石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增长趋势,增速达到了12.5%,且保持持续增长。即便戴比尔斯在一年内两次降价,每次降幅达 25%,其市场份额还是从最高时的 35% 降到了 17%。
去年年底,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戴比尔斯的天然钻石库存价值达到 20 亿美元(约合 146 亿元人民币),创下 16 年来的新高,其线下门店也坦言销售遇阻。2024 年第三季度,该公司销售额暴跌 76%,仅剩下 2.13 亿美元;天然钻石价格在一年内下降了 24%。为了清理库存,戴比尔斯不得不大幅降价,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依然不高。
行业分析师认为,年轻一代对传统婚恋仪式的态度逐渐变化,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让钻石的刚性需求减少;全球经济周期性调整使得奢侈品消费规模有所缩减;再加上中国河南带来的技术突破,也对天然钻石的价值基础带来了冲击。
“实验室培育的钻石,各项 4C 指标都与天然钻石相同甚至有部分超越,但价格却只到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那么那种靠人为制造稀缺感的商业说法,自然就站不住脚了。”国际珠宝分析师在行业峰会上这样说道。
1870 年南非钻石矿被发现后,资本巨头成立了 De Beers 联合矿业公司,将全球钻石年产量精准控制在 3000 万克拉。再配上 “钻石恒久远” 的经典营销,以及借助皇室婚礼进行造势,成功将这种碳元素晶体塑造成了象征爱情的符号。
这套运行了百年的商业逻辑,最终在豫东平原的机器运转声中开始被打破。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河南柘城这个人口不足百万、曾被评为“贫困县”的小城,如今却凭借年产 600 万克拉培育钻石的产能,悄然改变着行业规则。
从 1963 年中国科学院成立金刚石攻关小组,到如今占据全球 44.4% 的培育钻石产能,中国科研工作者用了 60 年时间,实现了从技术被封锁到主导产业的转变。这也促成着包括“柘光”在内的多家国内珠宝级钻石品牌的孵化,以及在国际舞台的日益成熟。
“去年婚礼时,花 32 万元买了一枚 1.6 克拉的海瑞温斯顿,今年我直接在柘光定制了同等 4C 品质的5克拉钻石戒指也只花了6万元就得到了。”上海名媛林女士打趣道,“以往闺蜜间常聊的是HW的新款,现在变成了如何预约柘光设计师的档期。”
京东商智数据显示,该品牌 90% 的订单来自北上广深等城市以及海外的高净值人群,最远的订单送到了迪拜等高端消费市场。值得一提的是,其 1.5 克拉裸钻的定价,甚至比蒂芙尼基础款戒托的价格还要低。
第三方数据显示,68% 的消费者会同时对比三个国际品牌,最终 90% 的人因品质相当、价格更具优势而选择培育钻石。在柘光 5 克拉以上的订单里,78% 的客户会明确提出切割工艺要优于蒂芙尼,且这些客户中 90% 都有过购买海外高端定制珠宝的经历。
目前,柘光的定制服务已经超出了传统珠宝的范畴:从手办、徽章,到汽车和私人飞机的机身镶钻,DNA 纪念钻将碳元素变成了情感的载体,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全球时尚趋势深度融合…… 个性化定制也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为了打消消费者对品质的顾虑,技术团队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划玻璃、测折射率等实证视频,再加上 IGI 国际证书的权威背书,逐步建立起市场信任体系。
事实证明,这些曾经依靠垄断获取高额利润的西方巨头,最终或许会因为技术壁垒被打破而面临发展瓶颈。这场平静的革命不仅重塑着珠宝行业的价值链条,也体现出 “中国智造” 在全球高端产业格局中正在崛起的态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