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钻到卖货河南如何改变全球DG视讯钻石定价体系?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7-23
分享到:
  在中国的版图上,藏着许多宝藏产业带,它们是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也是创新的“大本营”。GEP开启《了不起的产业带》系列,带你探索出海故事,解读产业趋势。   这里,以培育钻石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正崛起,凭借技术与产能优势,在全球市场掀起波澜。   钻石原本是奢侈品中最坚硬的“神线世纪法国皇室禁止女性佩戴钻石,到20世纪戴比尔斯集团的全球垄断,钻石被刻意制造为稀缺、昂贵、象征爱情的

  在中国的版图上,藏着许多宝藏产业带,它们是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也是创新的“大本营”。GEP开启《了不起的产业带》系列,带你探索出海故事,解读产业趋势。

  这里,以培育钻石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正崛起,凭借技术与产能优势,在全球市场掀起波澜。

  钻石原本是奢侈品中最坚硬的“神线世纪法国皇室禁止女性佩戴钻石,到20世纪戴比尔斯集团的全球垄断,钻石被刻意制造为稀缺、昂贵、象征爱情的代名词。

  随着天然钻供应紧张、环保理念崛起、合成技术突破,培育钻正加速重塑全球珠宝格局。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毛坯培育钻石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156.43 亿元,展现出良好的市场发展态势。

  2025年,全球实验室培育钻石市场预计突破2500万克拉。中国是生产培育钻石的大国,2023年生产的钻石毛胚超过2200万克拉,全球占比超七成,其中80%的产能在河南。

  当前主流的培育钻技术包括“HPHT(高温高压)”和“CVD(化学气相沉积)”两种。河南以HPHT工艺为核心,该方法模拟地壳深部环境,通过极高的温度和压力“种出”钻石原胚,具备出晶快、成本可控等优势。

  河南产的培育钻,摩氏硬度和天然钻一样飙到10级,折射率稳定在2.417,甚至纯净度比天然钻还高!

  培育钻石的起点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郑州三磨所率先合成中国首颗人造金刚石,并联合研制出六面顶压机,效率远超国外设备,奠定了中国超硬材料的技术基础。此后,HPHT技术在河南不断演进,为培育钻石产业化埋下伏笔。

  龙头企业攻克关键技术,实现宝石级产品转型。FTC认可实验室钻,打开全球市场。

  河南把培育钻石做成了“一条走廊、三座城市、五大节点”的产业带,从郑州机场到柘城县城,全程不到 150 公里,却覆盖了全球50%的培育钻石产能。

  多数培育钻企业以种晶原石出口为主,通过B2B方式出口至印度、泰国、阿联酋、以色列等全球主要钻石加工中心。尽管印度苏拉特依然占据全球约90%的切割市场,但越来越多中东珠宝商开始直接向河南工厂采购未加工的HPHT钻石,以压缩中间利润环节。

  随着产能稳定和技术成熟,河南部分培育钻企业也在试图打破“河南出料、印度切割”的全球格局。一方面,企业加快切割设备引进与工人培训,逐步建立自有裸钻加工中心;另一方面,政府推动在郑州、商丘建设切割、分级和交易一体化平台,力求将“钻石不再远行”。

  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开始为国际珠宝品牌提供定制化ODM服务,如定制克拉数、切工标准、色泽等级等。这一模式逐步将培育钻生产企业推向全球珠宝链的“中游”。

  目前中国培育钻的出口主要流向三大市场:1)印度:全球最大钻石加工与转口贸易中心。大量来自河南的HPHT原石在印度完成切割、分拣、分类后转销欧美,印度商人掌握了巨大的分销能力与议价权。中国卖家称之为“钻石中间国”。

  2)中东:迪拜已逐渐取代安特卫普成为全球钻石贸易新枢纽。阿联酋免关税、自由汇兑政策吸引大量人工钻贸易在此集散。尤其是在轻奢婚庆珠宝中,人造钻销量逐年上升。

  3)欧美终端市场:美国是全球最大终端消费国,约占全球培育钻零售市场60%。消费者对环保、性价比、个性化需求显著,Z世代已开始将人造钻纳入订婚首选。

  此外,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也呈增长态势,部分中国企业已通过代工或OEM方式进入这些市场。

  随着技术成熟与终端认知提升,人工钻石出口呈现以下趋势:1)原石转向成品/半成品出口:越来越多企业不再只卖“种晶料”,而开始提供带有切割、分级的裸钻,甚至包设计服务的定制成品。

  2)定价重心向终端靠拢:原本由上游掌握的价格话语权,正逐渐让位于终端零售系统和消费者偏好。质量认证(IGI、GIA)、可追溯体系、环保溯源等成为价格决定性因素。

  3)新用途不断涌现:纪念钻(骨灰/毛发合成)、工业刀具、智能硬件窗口材料等新场景的打开,为出海带来结构性机会。

  4)地缘政治风险增加:欧美对天然钻(尤其是俄罗斯货源)日益限制,间接拉动对培育钻的替代采购。但也意味着合规、贸易透明度等门槛变高。

  与天然钻相比,培育钻最容易被低估的,是它“人为可控”的属性:这本是天然宝石难以复制的优势,却在缺乏价值引导下,成为“便宜货”的同义词。大量企业仍以“价格+规模”策略出货,难以形成质量标准或品牌溢价。即便技术已领先,出口品类仍以裸钻原石为主,缺乏差异化认证、定制能力及产品附加值。

  强化认证体系:推动与IGI、GIA等国际权威认证机构合作,提升产品等级认定,增强终端认购信心。

  欧美零售端逐渐引入ESG(环境、社会、治理)审核机制,对供应商的生产流程、劳工状况、碳排放等提出要求。

  随着培育钻石出口规模日益扩大,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面临回款端的现实考验。由于客户分布遍及全球,付款方式各异、到账周期不一,再加上多币种汇兑与合规要求交织,使得不少企业陷入“出得去、收不回”的尴尬境地。到账延迟、手续费高、对账困难,加之各国监管政策差异显著,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碰合规红线。

  此外,汇率波动频繁,传统结汇流程效率低下,常常吞噬利润空间,制约了企业的全球扩张能力。

  对于外贸出口培育钻的卖家而言,跨境收付款正成为“看不见的风险”。在出口金额大、币种多、结算复杂的背景下,传统结算渠道难以满足合规与效率的双重需求。

  作为全球专业的跨境支付服务商,GEP提供涵盖30+币种收款、10+本地账户实时到账、结汇提现与全球合规支付网络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出海企业实现快速、安全、便捷、低成本的跨境收付闭环。

  今天的河南,不只是全球最重要的培育钻原产地,也正成为新一轮全球钻石产业变革的策源地。面对全球价值链重塑,唯有掌握产品差异化、通关合规化、支付系统化三大能力,方能走得更稳、跑得更快。

  GEP也将继续以跨境支付为引擎,与中国产业带同行,助力更多优质出海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DG视讯·(中国区)官方网站